-
传承民族医学,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民族医学,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民族医学,弘扬中医文化
-
传承民族医学,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民族医学,弘扬中医文化传承民族医学,弘扬中医文化
8月1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在即将举行的2022智博会上,由入驻科学城的科研机构——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研发的智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平台(下称“智慧中医平台”)将正式亮相。
2021年5月,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作为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首批引进的实验室,在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物统计系主任、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兼实验室主任周晓华的带领下,以其研究多年的“证候诊断工具评价与疗效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技术为核心,迅速组建了由10多名硕士、博士组成的研发团队,组织开发智慧中医平台。
一年多来,研究团队在中医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西医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名老中医大数据挖掘技术、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技术、基于AI的中医智能辨证论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中,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技术对解决部分中医实务中“诊断不清、疗效不明”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而基于AI的中医智能辨证论治技术,则运用独创的深度学习多标签预测,实现了通用中医模型与中医专家模型的融合。
“我们的智慧中医药一体化服务平台是面向中医药行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平台,在智博会期间,我们将发布其中的两款产品,即面向各级中医院推出的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西医结合知识库,以及新一代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医药大数据实验室副主任黄新霆介绍道。
其中,中西医结合知识库是一个全面详细的中西结合医药知识数据库,覆盖疾病、证候、症状、药品、古今方剂,中药饮片、中草药、中成药、经络穴位、辅助检验、医学检查、手术、临床指南、医学文献等各类医学知识范畴。
在此基础之上,系统将海量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医疗领域知识图谱,将在医疗相关的智能导诊、智能问诊、辅助诊疗、语义检索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向广大医务人员提供高效的医学知识检索功能,辅助医生临床诊疗;另一方面,也面向普通大众提供专业的医药知识普及平台。
新一代中医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重大疾病和中医优势病种为切入点,依托领先的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价技术,针对20多个中医专科的1000多种常见疾病和5000多种证候,汇聚亿级的中西医知识内容和数百位名老中医经验,旨在提高基层中医临床水平。
“目前实验室已经与重庆市10多家中医院进行对接,将很快实现产品的落地应用。”黄新霆表示,除了这两个即将正式亮相的产品外,他们的区域智慧中医医联体云平台、中医药临床科研创新平台以及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也正处于研发阶段,将用于赋能中医诊疗、中医大健康、中医药监管、中药创新等领域。
未来,这一实验室还将聚焦中医药行业大数据智能化的核心需求,持续深耕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以“用智慧中医药惠及每个人”为奋斗目标,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有效支撑。